中國人民大學(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, RUC),簡稱“人大”,學校誕生于1937年的抗日戰爭烽火中,前身是陜北公學以及后來的華北聯合大學和華北大學,坐落于北京市,并在蘇州市、深圳市建有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、中國人民大學深圳校區。
標志logo設計評估指數:90
品牌vi設計評估指數:87
中國人民大學概要
中國人民大學(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, RUC),簡稱“人大”,學校誕生于1937年的抗日戰爭烽火中,前身是陜北公學以及后來的華北聯合大學和華北大學,坐落于北京市,并在蘇州市、深圳市建有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、中國人民大學深圳校區。學校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,位列“211工程”、“985工程”,入選“111計劃”、“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”、“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”,是中國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和研究的重要基地,被譽為“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一面旗幟”。
中國人民大學校訓:實事求是
“實事求是”一詞出于《漢書河間獻王劉德》,文中說劉德“修古好學,實事求是”。后來唐代學者顏師古將“實事求是”一詞解釋為“務得事務,每求真是也”,即把它引申為一種值得提倡的務實求真的學風。毛澤東曾在《改造該們的學習》中作過這樣的論述:“‘實事’,就是客觀存在的一些事物,‘是’,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,即規律性,‘求’,就是大家去研究。”
中國人民大學校徽高清大圖
中國人民大學校徽設計理念
2003年4月,中國人民大學正式發布了新校徽,校徽由3個并列的篆書“人”字圖形組成新的校徽圖案,寓意“人民、人本、人文”的辦學理念,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國家副總理李嵐清曾親自為之治印一方,即“人民的大學”、“以人為本的精神”和“人文主義”。三“人”并列,又隱含“三人行,必有該師焉”、“三人成眾”、“攜手勞作”、“同行并進”等意。標準色是專門配制的“人大紅”。以校徽圖案為中心建構起了一整套視覺形象識別系統。新校徽、新視覺形象系統使用較好體現了中國人民大學的氣質和特點,在《中國青年報》舉行的“公眾最喜歡的大學校徽”評比中獨占鰲頭。